一、侵犯名譽權賠償的內容是什么?
一般來說侵犯名譽權,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賠償,至于賠償的標準,要結合案情分析。
1、財產損害賠償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于此種權利直接關系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2、精神損害賠償侵害名譽權造成的精神損害應包括受害人的名譽利益毀損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兩部分。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權益都會受到法律的保護,其中就規定了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到公民的名譽權,如果有不法分子惡意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后,不僅會給當事人的名譽造成危害,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精神損害,所以在發生侵犯名譽權行為后,也是可以依法索要賠償。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老公出軌怎么樣才算證據
2020-12-08無勞動合同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0-11-23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