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購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網購賠償的法律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二、網購發生糾紛應該怎么辦?
1、網站投訴
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2、網上報案
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3、消協投訴
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
我國電商業的發展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而且現在電商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是大勢所趨,所以國家正逐步通過相關的法律制度來約束電商行業,雖然是在網絡平臺上購物,但是同等價格之下,買到假貨的話,消費者可以直接在電商平臺上進行投訴。
網購假貨在哪里投訴
網購發生糾紛怎么辦
網購產品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嫌假冒注冊商標有什么后果
2021-02-11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