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人侵犯名譽權可以起訴嗎
名譽權的維護在法律上有著明確的規定,有著詳細的條例,若生活中,隨意捏造事實,進行惡意傳播,只要符合誹謗定義就可以起訴他,不會因為身份原因而受到影響。具體的方式需要自己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處置。
二,怎樣才會構成誹謗罪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侵犯名譽權的事情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維護自己的利益的人事少之又少,對于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必須要維護的,自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問題的處理就會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即使操作比較麻煩,只要自己程序處理正確,問題解決就會解決。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名譽權侵犯糾紛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合作保密協議期限
2021-02-27青海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1-29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