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關于名譽權的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2、《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4、《民通意見》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綜上所述,我國很多法律法規都對名譽權做出規定,在這些規定中,主要涵蓋兩大方面,公民名譽權受到保護,侵犯名譽權的后果和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侵犯名譽權是在民法調整范圍內,當然,對方惡意誹謗侮辱的,造成嚴重后果可能觸犯刑法。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延遲怎么辦?
2021-03-18養老服務機構超出業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房子可能要拆遷的再過戶賠錢有影響嗎
2021-02-15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書范本
2020-11-12舊城改造致民房開裂拆遷企業須承擔全責
2021-02-07拆遷凍結的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