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的福利房,離婚時能否分割
第一種情況,如果是婚前單位分配的福利房,并已經付清全款的,離婚時該房產歸一方所有,屬于婚前個人財產;
第二種情況,如果是婚后購買的,用夫妻共有財產付清的全款后還房貸的,該房產是夫妻共有房產,離婚時平均分配;
第三種情況,如果單位分配的福利房沒有產權證,單位內部工作人員只有使用權,收益權,職工只是繳納了少量的使用費,離職后該房產還要收回的,離婚時該房產使用權歸一方,繳納的使用費可按夫妻共有財產分割;
第四種情況,根據《中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房屋是單位內部房帶有福利性質,是單位職工根據單位的福利政策購買的房屋,往往與職務、級別、工作年限等相掛鉤,買賣的雙方分別是單位職工和單位,所花費用遠遠低于房屋的市場價值。單位也會在購房協議上約定,房屋只能由本單位職工購買,職工欲出售時只能在本單位職工間流通或有單位回收。通常會將此類房屋判決歸屬單位職工一方。
案例:
劉女士的先生在婚前由單位分給他一套福利房,承租人是她先生的名字。1991年他們結婚,后來又一同將產權買了下來。最近,由于她先生有了外遇,兩人準備離婚,可她先生不同意分割這套房子,認為這是婚前單位分給他個人的,雖然后來用雙方的共同財產買下了產權,但因為買的是公房,出的錢也很少,所以劉女士無權分割。
律師解答:
公房的使用權是有一定價值的,但男方取得這套房子時并沒有支付對價而是單位分配的,而購買產權時又是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所以認定這套房子是夫妻共同財產,劉女士有權分得一半。
但是,如果在婚前用自己的積蓄通過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取得了公房的使用權,在婚后將產權買下來,離婚時對原來為取得使用權轉讓款應當認定是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房產的余額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來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關房產的規定
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開發商違約購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8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醫療事故罪需要的證據
2021-03-08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