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有可能遇到財產侵權,就是侵犯我們的財產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進行起訴,但是要想獲得起訴的勝利,還需要證據,因為法律是不會維護沒有根據的事情的,所以這就牽扯到了財產侵權證明對象,那么,財產侵權證明對象是什么?
關于財產侵權
一、定義
指各種以財產權益為侵害對象的侵權行為。
二、解釋
財產侵權包括侵占財產和損毀財產兩種情況:所謂侵占財產,是指行為人不法占有他人財產;所謂損毀財產,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并造成財產功能價值的降低。 財產侵權的結果將造成權利人財產損失,主要是財產上不利的變動,包括財產的積極減少和消極的不增加。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承擔民事責任。”
三、刑事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四、行政賠償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證明對象
證明對象,即待證事實。是指訴訟中需要用證據加以證明的事實。包括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實體法事實指對解決案件實體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刑事訴訟中是指有關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和有關的犯罪個人情況及犯罪后的表現。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民事糾紛或行政爭議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包括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法律關系是否發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含事件和行為)以及當事人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
這就是對財產侵權證明對象的一些解釋了。簡單說的話,證明對象就是一些在訴訟中需要證據進行證明的一些事實,財產侵權證明對象就是在進行財產訴訟過程中真是缺乏證據證明的一些侵犯財產權的犯罪事實了。這在民事訴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財產侵權訴狀該怎么寫?
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承擔的形式
環境污染侵權起訴狀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