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內出軌生子算重婚嗎?
婚內出軌生子不一定就會構成重婚罪,對于重婚罪一般是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司法實踐中,重婚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二、重婚罪的立案標準:
1、與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又登記結婚而重婚,也即兩個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有重婚者欺騙婚姻登記機關而領取結婚證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記機關工作人員互相串通作弊領取結婚證的。
2、與原配偶登記結婚,與他人沒有登記確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為先法律婚后事實婚型。
3、與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記結婚,但與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時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此即兩個事實婚的重婚。
4、與原配偶未登記而確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后又與他人登結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實婚后法律婚型。
5、沒有配偶,但明知對方有配偶而與已登記結婚或以夫妻關系同居而重婚。
三、重婚罪的管轄法院的確定,具體情況具體確定:
1、對于由被害人提出控告的重婚案件,仍按1979年12月15日發出的《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案件管轄范圍的通知》的規定執行,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2、對于被害人不控告,而由人民群眾、社會團體或有關單位提出控告的重婚案件,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應否對該案件提起公訴或者免予起訴。對免予起訴的重婚案件,可以建議被告人所在單位給予被告人行政處分,并責令其立即解除非法的婚姻關系。
3、公安機關發現有配偶的人與他人非法姘居的,應責令其立即結束非法姘居,并具結悔過;屢教不改的,可交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由公安機關酌情予以治安處罰;情節惡劣的,交由勞動教養機關實行勞動教養。
4、對于被害人或者人民群眾、社會團體和有關單位就重婚案件提出的控告或檢舉,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都應當接受。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重婚罪的認定必須要有重婚的事實才可以被判有期徒刑,而對于出軌的行為我國是不會認定為犯罪的,如果雙方引起糾紛,一般也會按民事的案件來進行處理,所以,受害者想要保障自己的權益就一定要收集更多的證據才可以進行。
重婚罪是不是自訴案件?
怎么才算重婚,重婚罪怎么量刑?
婚外情生孩子算不算重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2年10月,是黑龍江省司法廳批準注冊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國冰城哈爾濱南崗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CBD。擁有3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場所,本著現代化高配置的資源配置硬件辦公設備,同時擁有一支由31名優秀律師及行政管理人員及顧問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律師團隊。東禹律師以客戶為關注焦點;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創新求發展;追求個人、事務所、社會的和諧發展。 律師簡介 李曉航律師,2013年考取司法資格,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取得A證。現任哈爾濱市仲裁法學會委員,現執業于黑龍江東禹律師事務所。從業以來為多家企業解決復雜疑難問題,提供專業系統的法律服務。并且擅長辦理民商事疑難案件,曾擔任某某離婚案件律師,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權益取得300余萬元財產。擅長婚姻家庭、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遺產繼承糾紛和公司、企業法律顧問事務。 李律師希望以自己耐心、恒心、嫻熟的業務技能,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化合法權益。以己推人,把當事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是一直秉承的信念!
不符合羈押條件可以被羈押嗎
2021-02-05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