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
法律明確規定,符合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根據環保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可知,社會組織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需滿足的基本條件包括:
1、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2、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其中,“社會組織”是指“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
“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指“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是指“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無違法記錄”是指“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5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
二、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認定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第四條社會組織章程確定的宗旨和主要業務范圍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且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
社會組織提起的訴訟所涉及的社會公共利益,應與其宗旨和業務范圍具有關聯性。
第五條社會組織在提起訴訟前五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的,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無違法記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的規定,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環境公益訴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武器,實踐證明,這項制度對于保護公共環境和公民環境權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賠償錢款怎么領
2021-02-20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