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共同侵權?
我國法律一直沒有明確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只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究竟意思共同,還是行為共同,并未明確。因而,長期以來,無論是實務界還是學術界,對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問題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主觀說認為,共同侵權須以數個侵權人存在共同故意為前提,沒有共同的故意,不構成共同侵權,當然不能承擔連帶責任。主觀說將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完全排除在共同侵權之外,實務中比較容易操作,但對受害人的保護不利,因為是否存在共同故意是侵權人之間內在的心里活動,讓受害人舉證證明侵權人存在共同故意實在太難,甚至不可能,所以主觀說備受批評。客觀說強調,只要數個侵權人實施了侵權行為,并共同導致同一損害結果的發生,不論各侵權人之間有無意思聯絡,均構成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客觀說無疑對受害人的保護十分有利,但往往要加重部份侵權人的責任,有失公平價值觀。
為此,《解釋》為彌補法律空白,在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解釋》首次將共同侵權行為的內涵以司法解釋的形式確定下來,分三種情形:一是共同故意,二是共同過失,三是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了同一損害后果。在充分肯定了主觀說的基礎上,將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中,侵權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情形剝離出來,規定為單獨侵權,即“多因一果”,承擔按份責任。但審判實踐中,對于前兩種情形的認定并不難把握,而對于具體案件中區分數個侵權行為是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即屬于共同侵權還是“多因一果”問題仍存在較大分歧。
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審判實踐,認為區分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予以把握:
一、因果關系的種類不同。直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種類是相同的,都是導致損害發生的直接原因。而間接結合中,因果關系的種類是不同的,其中只有一個或一部份行為是導致損害發生的直接原因,其它行為只為損害結果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是損害發生的間接原因。
二、因果關系的性質不同。直接結合中,因果關系的性質相同,各侵權行為違反的都是同一義務。而間接結合,因果關系的性質一般是不同的,各侵權行為違反的義務是不同的。
三、竟合方式不同。無論是直接結合,還是間接結合,損害結果都是同一的,表現為一種竟合,但直接結合表現為原因竟合,而間接結合表現為行為竟合。
四、損害結果是否可分。直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凝結為一個加害整體,產生的損害后果無法區分;而間接結合中,各侵權行為只是偶然結合,產生的損害后果是可以分割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廣州試用期工資1000是否合法
2020-12-1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