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除妨害構成要件
1、存在妨礙他人民事權益的狀態
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與停止侵害的主要構成要件不同之處在于:一為動態,一為靜態。
妨礙狀態多為行為造成的,例如,堆放物品影響通行;違章建筑物妨礙相鄰一方通風、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設置廣告;將有害液體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礙狀態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樹根蔓延至相鄰一方的土地。
2、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
妨礙狀態具有不正當性是指沒有法律根據,沒有合同約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礙同時造成他人財產的損失,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塔吊因超負載掉下,破壞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礙是獨立的責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礙同時造成的賠償損失責任);有些妨礙是給他人造成不便。認定妨礙狀態主要是看妨礙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輕微的妨礙是社會生活中難免的,不承擔排除妨礙責任。妨礙狀態是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應當結合當時當地人們一般的觀念判斷。
二、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該條明確賦予了占有人的財產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和消除危險請求權,對解決審判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大有裨益。
物權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占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該條雖然調整的是所有權人和占有人之間的財產關系,但從該條“返還給權利人”的規定中可以推斷出這樣的結論——若占有人不享有占有的財產被損害的賠償請求權,是不可能占有賠償金的,也就不存在將賠償金返還給所有權人。因此,對占有的財產被他人損害,占有人是享有要求加害人予以賠償的訴權的。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排除妨害構成要件以及相關法律規定,供大家參考。排除妨害是物權保護的重要方法,它主要針對妨害物權行駛的行為或者事實狀態而采取的一種措施。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您有需要,如果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是否能確定工傷
2020-12-18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農村房屋贈與無協議書有效嗎
2021-02-23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