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擅自處分公房購買權另一方怎樣維權?
導讀:丈夫在當事人(被告的繼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公房的購買權處分給了其女。為此,當事人將丈夫的女兒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補償自己的樓房款。法院審理了該案,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80歲高齡的繼母劉某,一紙訴狀將自己的繼女張某告到延慶法院,請求確認原住樓房為自己與被告生父的夫妻共同財產,要求被告補償自己的樓房款。日前,北京市延慶縣人民法院判決原告劉某對該處樓房(面積為:60.96平方米)享有百分之三十四點一八的份額,被告應給與原告即39587.50元的樓房補償款。
經查,原、被告系繼母女關系。1990年,被告之父張-大(化名)向其所在單位縣國家稅務局承租了某樓的公房居住,后單位欲向承租的居民出售現住公有住房。被告之父張-大獲悉后未告知原告,并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購買權處分給了其女被告。2002年1月9日,原延慶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作為賣產人將該樓房賣與被告,議定該樓房的價款為36649元。被告于當日付清了購房款,交納了公共維修基金。并于當日辦理了產權登記,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
法院認為,原延慶縣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據有關規定向承租的居民出售現住公有住房,原告之夫張-大作為合法的承租人符合購買條件,并有權享受有關優惠購房政策的規定購買該房,但原告之夫張-大獲悉后未告知原告,并隱瞞事實真相,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屬于其的購買權及相關優惠購房權益處分給了被告,被告以其自身的名義申請、交款,以明顯的低于市場價購買了該樓房,并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可見,原告之夫張-大的上述行為,實為贈與行為,其贈與屬于其個人的相關財產權益合法有效。但因該贈與行為發生在原告與張-大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國家優惠給張-大的購房條件及相關權益實為一種財產,應歸張-大與原告共同享有。張-大將屬于原告一半的優惠購房權益也一并贈與給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應認定被告購買的樓房有原告的份額,該樓房應歸原、被告共同共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種類及勞動合同訂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7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