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制日報》1999年6月12日報道:4月8日,因在校訓練中,教練保護不及時而受傷致殘的北京科技大學學生齊*利與其母校的賠償案一審審結,齊*利獲賠償36萬元。齊*利一案向所有的學校提出了一個不能不直面的問題:學校究竟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機構?其法律地位如何?教學期間,學生發(fā)生意外傷殘事故,校方要不要負責?應承擔多大的責任?為什么要承擔責任?人們尋此思路去謀求解決此類問題時卻發(fā)現(xiàn):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學生與學校間的權利和義務,法律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有關司法解釋也并不詳盡。在僅有的理論探討文章中,學者的觀點也不統(tǒng)一,特別是對于學校與學生的關系更是眾說紛紜,而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的準確定位將直接影響到歸責原則的適用。可以說此類事件決非齊*利始,也決非齊*利止。因而對在校學生與學校的關系以及人身損害賠償問題進行一些深層次的探討,不管是對于將來的立法,還是對于現(xiàn)在的司法實踐都將是大有裨益的。
一、學校的法律地位
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的機構,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注冊登記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學校既可以是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一般而言,政府、社會所辦學校都是一個具備法人資格的民事主體,其在民事活動中不僅能夠獨立地享受民事權利,而且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特殊情況下,如一些工廠或機構所辦學校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民事責任如果不能獨立承擔的由其所屬的法人承擔。
二、學校與在校學生的關系
在校學生與學校的關系的定性直接決定了對學校承擔責任的界定。而對于學校與學生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法律關系問題,在許多教科書中都普遍認為學校與在校學生是一種監(jiān)護關系,以至于將在校生在學校的人身傷害問題適用于《民法通則》第133條的規(guī)定(1)。實質上,這種觀點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第一,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監(jiān)護的設立方式有兩種,即法定監(jiān)護和指定監(jiān)護,法定監(jiān)護即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監(jiān)護人。指定監(jiān)護即對擔任監(jiān)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我國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監(jiān)護人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近親屬;第二類是近親屬以外的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第三類是有關單位和組織,如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民政部門等。很顯然,認為學校是在校學生的法定監(jiān)護人是沒有法律根據(jù)的。第二,民法通則第133條規(guī)定的監(jiān)護人對被監(jiān)護人的責任是無過錯責任(2),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0條“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單位適當給予賠償”,屬于過錯責任,所以,認為學校與在校生的關系是監(jiān)護關系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出院后死了算誰的責任
2020-11-12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發(fā)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什么是商業(yè)匯票轉貼現(xiàn)?
2020-12-10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yǎng)
2020-12-25商業(yè)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工傷經(jīng)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guī)則是什么
2021-02-0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