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間財產分割問題
1、“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介定。對于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以后的期間,財產關系認定和分割應當按婚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當然不適用該解釋。而對于結婚登記之前的同居期間,當然可以適用該解釋。不過應完全符合“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要求,那么如何才算符合“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呢?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綜合參考評定:
(1)在內部關系上,以夫妻相稱。以稱謂表示夫妻相稱。以夫妻相稱可表現在稱謂上互稱“老公”、“老婆”、“愛人”“親愛的”、“寶貝”等極其親密詞語,或者帶有只有長輩至親才能稱呼的“小名”、“昵稱”,或者是專屬于兩人之間的帶有特定親密含義的“愛稱”等。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僅憑借雙方之間向外人介紹對方時用“這是我朋友”,就徹底否定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道理很簡單,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那么在向外人介紹時低調一些,含蓄一些,是人之常情。以行為表示夫妻相稱。表現在:雙方搬到一起共同居住;互相履行象夫妻關系一樣的性權利和義務;生活上互相關懷、互相照顧;工作上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經常結伴快樂出游;雙方已經到專業影樓拍攝了婚紗照,制作藝術影集和展示照片。
(2)在外部關系上,以夫妻相稱。以稱謂表示夫妻相稱。向雙方的家人、親屬、朋友、同事介紹對方是自己的“老公”、“老婆”、“愛人”等。以行為表示夫妻相稱。如:共同接待、安排雙方父母、親屬、同事、朋友的探訪,接待中分工負責、井然有序、不分你我;時逢佳節(尤其是春節),雙方共同購置年貨、禮品共同去探訪雙方的父母、親人;共同參加各自單位組織的外出旅游,公開共同居住,不避耳目;雙方經常、頻繁地互為代理行為,比如代理對方辦理銀行卡、銀行取款、購買生活物品、簽訂各種合同、代理與對方所在單位的同事或者朋友之間的經濟往來等等。
(3)在經濟關系上,不分彼此,主要收支混同。如果雙方雖然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但經濟上彼此獨立,支出實行AA制,或者約定三七或四六的比例承擔,那么雙方取得的共同財產如無另外約定,就要以按份共有關系去認定。大部分同居關系中,男女雙方對于日常支出往往都是不分彼此的,如柴米油鹽、煤水電費等,誰也無法準確計算到底各自承擔多大的比例,如果真的分得很清的,兩個人可能同居時間也不會太長了。所謂主要收支混同,也就是雙方對于購房、購車、購整套家用電器、裝修房屋等等必須動用雙方經濟資源的消費時,齊心協力、共同湊錢、共渡難關。在這種情況下,出錢的多少并非是至關重要的,重要的是雙方在思想上、行為上是否將對方作為自己的經濟共同體。
(4)對共同生活的貢獻上,不分大小、不分彼此、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對于沒有工作的全職太太(也可能是全職老公,現實較少)將主要精力致力于做家務、伺候雙方父母、撫養小孩、料理對方生活付出較多的,雖然都在花對方的錢,積累的財富,如雙方無另行約定,本人認為也應按共同共有對待。雙方在共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雙方都上班掙錢;有的一方掙錢,一方做家務為主;有的一方掙得多、工作也輕閑,家務也負擔得多。家庭事務總量是一定的,一方付出得少,對方必然付出得多,但總的原則是雙方都積極地為共同生活而付出,雙方也都能體諒、包容、理解對方對共同生活的所作的貢獻,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穩定、和諧地共同居住生活,在共同生活期間取得的收入也當以共同共有對待。總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應綜合評定,切不可以點斷面,以偏概全。不能單獨以“未以夫妻名義對內相稱”、“未以夫妻名義對外相稱”、“未出資購置某項財產”、“沒有掙錢養家”、“經常不在家吃飯”、“為了讓父母歡心才帶他(她)共同探親”、“各拿各的工資卡”就認定雙方未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在同居財產分割案件當中,想將共同生活的全部事實都舉出強而有力的證據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但舉出必要的、基本的證據是需要的。如:雙方共同出游時的甜蜜、放松的照片(包括不雅的照片),證明雙方已經明確關系,并親密無間;婚紗照,證明雙方已經將對方視為自己的“愛人”或者“配偶”;接待雙方父母共同出游照片,證明雙方已經對父母宣稱雙方之間的男女關系;在雙方日記、通話、短信、郵件、書信中所體現的雙方以夫妻相稱的稱謂及相互經濟關系,證明雙方之間已經在進行“以夫妻名義同居”的生活;雙方互相代理對方的對外事務(取款、簽合同、代交費等),共同投資、共同購置大件財產,為共同生活或對方事務付出勞務或者支出費用的相關證明(證人證言、各種生活支出費用單據等),證明雙方已經將對方作為自己的經濟共同體對待。
2、以下一些情況,不應將其取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對待。
(1)雙方同居之前約定了財產歸屬的,如該約定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則應當履行和遵守;
(2)雙方短暫同居(如只有幾個月),經濟上混同程度較低,只有小額往來,對大件財產分割應側重對該大件財產的貢獻大小來酌定所占份額,一般如達不成協議,只能由法院酌定判決;
(3)一方有配偶,在婚外與其他異性同居,無論該異性是否知悉其已婚,所積累的財產均不能按一般共有關系處理,應主要考查雙方對該財產的投入比例;
(4)一方有配偶,在婚外與其他異性同居,該方將自己名下夫妻共同財產自愿與該異性共有,一般應認定無效(因為夫妻共同財產一方無權惡意、違背公序良俗地擅自處分)。
(5)一方有配偶,在婚外與其他異性同居,該方將自己名下純個人財產自愿與該異性共有,一般應認定有效(因為任何公民都有權獨立處分完全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
(6)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后,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歸該當事人所有。
(7)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后,繼受取得的財產歸繼受取得人所有。
(8)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后,取得的共有權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財產。
(9)一方同居之前的個人財產,以及因該個人財產所生的孳息(房租、股息、紅利等),一般仍作為該方的個人財產對待。
(10)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后,因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為共同的債權、債務,對外仍視為個人債權、債務,但雙方之間一般應按共有債權債務享有和承擔。綜上所述,對于以夫妻名義同居期間共同財產分割,應充分考慮雙方的男女關系、經濟關系、對共同生活的貢獻、同居的“程度”和“時間”,以及公序良俗等因素,其間所得財產不能簡單地認定到底是共同共有、按份共有還是個人所有。不要指望法律會給出一個“1+1=2”的答案,對于紛繁復雜的兩性關系、家庭關系、財產關系,只能依據現有的法律原則和法律規定謀求一個在公平、公正和正義下的綜合評定結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外遷女兒不能分取農村宅基地的原因
2021-02-27國家有什么規定,房屋拆遷公攤是多少
2021-01-09農村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錢一畝,具體怎么算
2021-02-16惠州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6拆遷評估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拆遷時能否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為合法建筑
2021-01-19企業拆遷時,與誰簽訂拆遷協議
2021-01-25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02大冶市征地賠償標準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