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對于疫情造謠怎么處理?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故意造謠,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的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疫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怎么處罰?
情期間爭搶物資致人受傷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的規定,可以按照尋釁滋事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此次疫情的傳播率確實非常的嚴重,但在國家當機立斷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之后,只要民眾能夠增強疫情防控的意識,自覺配合政府部門的防控工作,也沒有必要因為疫情的爆發而人人自危,故意造謠的這種做法,對當事人來說根本就是損人不利己。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故意隱瞞疫情怎么處罰?
疫情期間醫生因公被傳染算工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