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判緩刑開除公職嗎
過失犯罪緩刑能開除公職。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1、根據《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第(一)規定:“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2、《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 違法違紀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處分決定前,已經依法被判處刑罰、罷免、免職或者已經辭去領導職務,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由行政機關根據其違法違紀事實,給予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二、公務員過失犯罪司法解釋
首先,司法解釋的條款不能由人事部發布,而應由最高法來出臺并發布。
其次,現在已經沒有人事部這個國家機構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再次,《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边@意味著,不論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實施的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只要被依法判處刑罰——不論是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主刑,還是被單獨判處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附加刑,或者被判處有期徒刑宣告緩刑,一律給予開除處分。
公務員一旦被開除,即意味著開除公職,也就是徹底沒有公務員身份了。
三、刑法條文對認定過失犯罪的規定
我國刑法總則第15條對過失犯罪的定義作了規定,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上述規定,構成過失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是犯罪主體,是主觀上有罪過的、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實施了犯罪行為、發生了犯罪結果的自然人或者單位。犯罪主體主觀上的心理態度,既可能是過失心理態度,也可能是故意心理態度。
第二是犯罪行為,是犯罪主體在主觀罪過支配下實施了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包括疏忽大意犯罪行為和過于自信犯罪行為,這種犯罪行為對犯罪結果的發生起著決定性的直接的作用,犯罪主體對犯罪行為既可以是過失的心理態度,也可能是故意的心理態度。
第三是犯罪結果,是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行為所發生的危害社會的犯罪結果。這種犯罪結果必須是實際發生的嚴重侵犯了刑法保護的社會關系的直接或主要的犯罪結果,既包括物質結果,也包括非物質結果。犯罪主體對發生的這種犯罪結果是過失的心理態度。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行為,才可以構成過失犯罪,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條件的行為都不能構成過失犯罪。
另外,法律還特別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過失犯罪,雖然也可以構成犯罪,但不負刑事責任,但可以負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紀律責任等非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在跟大家說一下,如果自己的直親有刑事犯罪的,是不可以做國家職員的。在進國家單位的時候,會對個人進行政審,家里有直親的人犯罪,自己也不可以做公職人員。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一些,避免成為自己后代成功的絆腳石。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