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執罪在司法中主要是因為拒絕執行判決或者其他問題而造成的情節嚴重的行為,關于拒執罪在我國專業出臺的法律并且相關工作人員作出了司法解釋。那么,拒執罪司法解釋全文是什么?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具體是怎么規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拒執罪司法解釋全文是什么?
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但是“情節嚴重”規定不具體,在實踐中不好操作,這次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對此進行了明確:
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自訴也可追究拒執罪
這次最高院司法解釋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由過去單一制通過公訴程序追究拒執罪,轉換為公訴程序和自訴程序都可以追究的雙軌制。自訴人要有證據證明符合以下兩個條件:第一,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害了自己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二,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檢察機關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法院認為符合立案條件就應予以立案。需要說明的是,通過自訴程序追究拒執罪,可到判決該案的一審法院申請立案。
在我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公訴程序改為公訴自訴都可以的程序。但是自訴人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如果您對拒執罪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委托律師介入,具體也可當面咨詢.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拒執罪到公安局什么部門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當地拆遷方沒有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1-01-23江蘇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擅自拆除傳統建筑將被追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