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可能會與用人單位出現勞動爭議,面對用人單位的不當處理,勞動者應該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勞動者不維權,會給自己造成不小的損失;如果勞動者的維權方式不合法,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勞動者維權方式。
一、協商
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二、調解
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三、仲裁
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等。
四、訴訟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五、監察舉報投訴
《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第88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據此,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
六、信訪
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
綜上所述,勞動者維權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維權方法維權成本也不一樣,因此,勞動者應當根據自己勞動爭議涉及的金錢的多少決定采用什么方式維權。如果爭議較小,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即可,但如果涉及巨額的勞動賠償,勞動者可以采用訴訟方式解決。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工作中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樣維權?
2020年最新農民工維權途徑
勞動者的權利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