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中國現行《刑法》規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失火罪是指由于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兩者都作為引起火災的犯罪罪名,一直是司法理論與實務界討論的重點。那么,失火罪與放火罪在法律上有哪些區別?本文整理了相關的法律條文與知識,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失火罪與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與放火罪在客觀上都表現為與火災有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都侵害了社會公共安全。但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1)在客觀方面,失火罪必須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才能構成。放火罪并不以發生上述嚴重后果作為法定要件,只要實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過失犯罪,以發生嚴重后果作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
(3)主體要件處罰年齡不同,放火罪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即可構成;失火罪年滿16周歲的人才負刑事責任。
(4)主觀罪過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構成,失火罪則出于過失。這是兩種犯罪性質的根本區別所在。
司法實踐在認定這種案件中,有時會發生過失犯罪轉化為故意犯罪的情況。例如,某人在倉庫吸煙無意中將未熄滅的火柴頭扔到草堆上,當即起火。這時行為人本應奮力滅火以避免火災的發生,而他卻揚長而去,漠不關心,任火勢蔓延,致釀成災。這里行為人開始只是無意中將火柴頭扔進草堆,并非故意制造火災,本應認定為失火行為,但由于其先前的失火行為已經造成火災的危險,行為人負有滅火、消除危險的義務。在其能夠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明知不滅火可能造成火災,卻不予履行,聽任火災發生。這時行為人主觀罪過已轉化為間接故意,因而構成以不作為形式實施的放火罪,不應再以失火罪論處。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失火罪與放火罪在法律上有哪些區別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