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安排加班不給工資怎么辦
單位不給加班工資,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要靈活選擇途徑。
1、協商。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解決,一般來說,如果單位不愿支付,協商無法取得效果的。
2、調解。有權調解的部門有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地域性調解組織。盡管去年的司法解釋規定調解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協商一樣,如果單位不愿支付,調解無法取得效果。
3、投訴。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處理。勞動監察部門在調查有關事實的基礎上,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部門查處案件的時限一般不超過60日,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仲裁、訴訟。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審理終結。對于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實行兩審終審制。
從以上四種渠道上看,最經濟的是協商和調解,但成功率低。勞動監察部門的查處屬于行政執法,其處理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依法強制執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或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調解書,依法發生法律效力后,都可以強制執行。從法律效力上看,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是同等的。
二、加班工資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1、用人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2、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不一定是勞動者的全部工資。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在集體合同中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月工資的70%確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辦法確定的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低于最低工資的,則要按最低工資計算。
3、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即五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200%
4、根據1999年國務院令《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為元旦1天、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各3天,共計10天,而休息日一般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說的雙休日。因為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質不同,所以加班工資也不一樣,節假日的加班工資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在遇到單位安排加班但是卻不支付加班工資或者是不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來支付的話,員工可以采取上述幾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來維權。要注意,有些時候可能即使去投訴了用人單位,但是單位還是不按照勞動監察大隊的要求來支付加班工資,這種情況下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勞動訴訟。
晚上加班工資怎么算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如何確定
2020年春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買斷工齡款離婚可以分割嗎
2021-02-03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