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方式之一,也是現實中很多人都會最先選擇的一種方式。那么,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來說,該如何協商解決勞動爭議呢?律霸為您解答相關問題,請閱讀下文了解。
一、如何協商解決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結束;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
二、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天,是指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合同權利被侵犯之日算至以后的六十日(不含因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仲裁裁決的生效日為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第十五日的次日,也是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的勝訴權喪失之日。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提起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缺一不可):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內(不含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二、不服或者部分不服勞動仲裁裁決;
三、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即仲裁裁決生效日之前)。
由此,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經勞動爭議仲裁,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的關系是: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指具備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六十日期限內提起仲裁,否則,依法律規定消滅其中申請仲裁的權利的時效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指有能力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否則仲裁裁決生效,依法律規定喪失申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合法權利的時效規定。
由此,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必須的前置程序,超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的時效規定,提起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喪失勝訴權。
希望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勞動爭議的有關知識。如果您還想了解勞動爭議方面的知識,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
勞動爭議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解決勞動爭議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勞動爭議仲裁有什么步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物權法規定的浮動抵押
2020-11-08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司法救濟
2021-02-28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