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回避
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有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情形時,就需要進行回避。
第四十四條?回避理由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guī)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guī)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guī)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回避制度的分類
根據(jù)分類標準的不同,刑事回避制度可分為多種類型:
(1)、根據(jù)回避適用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司法人員回避制度與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司法人員,不得參與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鑒定人、書記員等人如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不得參與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
(2)、根據(jù)回避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偵查、檢察、審判等人員發(fā)現(xiàn)自己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加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申請回避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本案的辦案人員或其他訴訟參與人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回避情形之一的,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不參加或退出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指令回避指應當回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有關組織或個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應當決定其回避的訴訟制度。
(3)、根據(jù)回避理由的不同,可分為有因回避制度和無因回避制度。顧名思義,有因回避制度是一種附理由的回避制度,該制度要求訴訟各方提出回避申請時,必須說明理由,由有關組織或個人進行裁決,該項申請被同意后,被申請者則不得參與或退出該案的訴訟活動;無因回避制度則是一種不附理由的回避制度,只要當事人一方提出回避申請,該回避申請就必須被接受,被申請人就應回避。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有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情形時,就需要進行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qū)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國家賠償質(zhì)證程序
2021-02-14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脅迫婚姻起訴法院是否支持
2020-12-15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企業(yè)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nèi)呢
2020-11-2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jīng)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