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監視居住理由包括什么
解除監視居住的情況主要有三種。
1、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
2、犯罪嫌疑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
3、當事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辦案機關批準的。
二、監視居住解除的相關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 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 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
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 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法律文書和有關材料,核實被監視居住人后,及時指定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執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執行監視居住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告知原決定監視居住的機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出解除、變更監視居住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根據原決定機關的決定書解除監視居住。
需要解除監視居住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執行機關、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對于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要求公安機關解除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應當釋放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在解除了監視居住之后,也是有可能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其他的刑事強制措施,比如刑事拘留、逮捕等等,所以監視居住被解除并不意味著之后就沒有事了,畢竟案件尚未經過法院的審理,也無法預知是否構成犯罪,應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滯納金能免除嗎
2020-11-29承諾什么時候送達才有效?
2020-12-26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