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許多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是以公益為目的設立的,許多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也進行一些經營活動,也有自己的經濟收入。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實現企業化管理,實行自負盈虧。對于那些非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依照國家政策允許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具有擔保人的資格。因此,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訂的保證合同應當認為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包括什么
2021-01-04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