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金和沒收財產產生國家賠償責任有什么條件
罰金和沒收財產產生國家賠償責任的條件是:
第一,判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判決必須生效,而且已經執行。判決沒有生效。受害人可以通過上訴的途徑申請糾正。判決生效但沒有執行的,沒有發生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財產損害事實,不產生國家賠償責任。
第二,生效判決經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受害人被宣告無罪。刑事賠償以公民無罪為前提。如果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被告人無罪,說明原判處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錯誤,如果已經執行,國家當然應予返還,如果因被判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亦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經審判監督程序,公民被仍然被確認有罪,即使原判決被變更,國家仍然不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16條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
(2)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根據本條規定,國家承擔刑事賠償責任的情況包括如下兩種:
1.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
(1)查封。在刑事訴訟中,查封是指司法機關將可以用證據或與案件有關不便提取的財物予以就地封存的一種措施。
(2)扣捉。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扣押針對的是物證、書證。所謂扣押物證、書證,是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發現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品、文件,依法強制扣留的一種刑事強制性措施。
(3)凍結。凍結是指司法機關在案件的偵查和審理中發現被告人的存款、匯款與案件有直接關系時,要求有關單位對其存款、匯款停止支付或者轉移的一種措施。對犯罪嫌疑人的財產,司法機關可以采取查詢、凍結措施。
(4)追繳。關于追繳措施,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
2.再審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
罰金的賠償產生國家賠償責任的條件界定在于處罰的事實有沒有成立或者說判決的執行生效問題,罰金賠償機制雖然很少會有,因為法律定性的原則,但是還是會有所存在的。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門市公司拆遷補償嗎
2020-11-26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房屋拆遷按房產證還是戶口
2020-11-21城市戶口繼承農村房屋,拆遷可以要求安置房嗎
2021-02-28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相當于購房合同嗎
2020-11-13新華區舊城改造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