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標準是什么
在發生事故時,交通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事故責任或者是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還駕車駛離現場,再或者是將傷者送到醫院之后就離開的,都算是交通事故逃逸。
以下情形也都屬于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6種情況不構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肇逃外,交管部門還對哪些行為不構成肇逃做出了規定:
1、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無爭議,撤離現場自行協商解決,達成協議,并留下真實姓名、聯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報案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為及時搶救事故傷者,標明車輛和傷者位置后駕車駛離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將傷者送醫院后,確因籌措傷者醫療費用需暫時離開醫院,經傷者或傷者家屬同意,留下本人真實信息,并在商定時間內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受傷需到醫院救治等原因離開現場,未能及時報案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有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的;
6、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當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傷害而被迫離開交通事故現場并及時報案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義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您遇到以上的問題,想要為自己爭取權益會可以來律霸網找尋法律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