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治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也在伴隨的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在不斷的完善。其中的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法律就是刑法,它里面規定了如何來判定一個犯罪嫌疑人的罪過,尤其是其中的刑訴法239條 ,這一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以及為什么要這樣規定的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一、刑訴法239條的內容
第二百三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死刑的裁定。對于不核準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刑訴法239條是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只能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的裁定。對于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作出核準死刑的裁定;對于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或者原審人民法院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案件,應當作出不核準死刑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不予核準死刑的,應當說明理由。
二、刑訴法239條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訴訟法的解釋350條第5項區別
第二百五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死刑緩期執行期滿,應當予以減刑,由執行機關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應當執行死刑,由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刑訴法解釋:第三百五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準;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并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后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四)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五)原判認定事實正確
倘若想要具體來查看這條法律,也應該要和其他相關法律進行對比和比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找到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相衡量的刑事處罰,讓觸犯了法律的人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還給社會一個法治公道的環境,同時也能給一些正處于法律邊緣的人一個忠告,讓他們不至于進入法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2020最新刑法全文(根據刑九整理)
《刑法》第238條釋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2021-02-03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拆遷公司來談補償,應該出示哪些文件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