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與防衛過當區別
一、目的不同
防衛過當目的是出于反擊和制止正在實施的不法侵害,這是防衛過當的前提條件。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二、客體不同
防衛過當的客體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權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護的生命權和健康權。在這里不法侵害人具有雙重身份,即是防衛對象,又是犯罪對象。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三、主體不同
防衛過當的主體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單個公民。中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的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這就是說,防衛過當所構成的犯罪中,有已滿16周歲的和已滿14周歲的犯罪主體,但防衛過當的主體一般是已滿16周歲的人,因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由于認識能力的限制,一般不可能正確判斷防衛過當這種犯罪行為的性質。
四、量刑不同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
對于防衛過當的量刑,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五、主觀要件不同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防衛過當的主觀方面是防衛人對過當結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態度。
因此,我們要知道故意殺人是一種有預謀的行為,是屬于故意行為。而防衛過當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才導致的行為結果,這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預謀的,大家需要通過上述的幾個方面來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唯一住房如何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有哪些條件
2020-12-22行政章屬于什么部門管
2021-01-05房屋拆遷補償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22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