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審限中止和中斷有哪些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如果中止事由消除是在最后6個月之內,訴訟時效再計算6個月。
二、民事訴訟程序包括哪些環節?
1、起訴
《民事訴訟法》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受理
法院收到起訴狀,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3、開庭審理
法庭調查,是在法庭上出示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有當事人進行質證的程序。
4、宣判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如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時效可能發生中斷或者中止的情況。兩者在發生時間、法律后果及引起事由上不同。發生不可抗力,訴訟時效中止,如當事人向法院起訴,或者債務人履行承諾,則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時效中止后,相關障礙因素消失后,時效繼續計算。
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要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幾審終審?有幾級?
民事訴訟證據的三性原則是怎么回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要求員工加班是否可以投訴
2020-12-30刑事自訴狀(樣式)是怎樣的
2021-01-30最高額抵押借款合同能否展期
2021-02-12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高速拆遷補償就比較低嗎
2020-11-18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要怎么寫
2020-12-05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做好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2021-02-21政府回購拆遷安置房是否要繳稅
2021-02-16“未批先占”合法嗎如何維權
2021-01-20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
2020-11-24養殖場如何應對禁養區的關停要求,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