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賣的差價損失賠償問題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當事人雙方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后,出賣人違反約定另行出賣房屋,買受人主張賠償房屋轉賣價格與合同約定的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價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根據合同嚴守原則,只要房屋買賣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絕履行。房屋價格變動屬于商業風險,不能認為是情勢變更,出賣人以此為由拒絕履行合同并另行出賣房屋的,買受人有權向出賣人主張賠償因其違約行為或者惡意的締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關于違約損失的計算,關鍵在于買受人的可得利益損失問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在房屋買賣合同中,因一方違約,造成另一方訂立合同的目的落空,另一方期待的合同利益無法實現。房屋買賣與其他買賣合同不同的一個特點在于,守約方如要達到合同履行后的利益狀態,必然要以當前市場價購入或賣出房屋。由于房地產市場是波動的,當前的房屋市場價和訂立合同時雙方約定的房屋價款之間存在差價。這種差價就是守約方的期待利益損失,也是合同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應該能夠預見到的。
因此,守約方主張賠償該差價損失的,應予支持。確定該差價損失的賠償范圍,應當權衡違約方的收益與守約方的損失,取其高者為基準,根據可預見的經濟形勢發展趨勢適當調整該損失的賠償數額。基于上述,在一房二賣的情況下,如果出賣人轉賣的價格高于前手合同的交易價格,則轉賣價格減去前手合同的交易價格所得差價,應當作為出賣人的違約收益,對買受人進行賠償。以上就是小編對該問題的解答,如有其它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