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是指犯罪嫌疑人被錯誤判罰而遭受刑法處罰后依法向國家索取的賠償金。檢察院再次審理時會做出不起訴決定,那么法定不起訴國家賠償的條件是什么呢?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的條件是以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作出的法定不起訴才可以獲得。
在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下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不構成國家賠償。在不構成犯罪情形下,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則構成國家賠償。涉及到,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是否屬于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認定,即是否屬于確認法律文書。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規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
如果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是以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作出,即在“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基礎上作出,則該不起訴決定是對錯誤刑事拘留和逮捕的認定,是確認法律文書,被羈押者有權依據該不起訴決定依法獲得國家賠償。這種情形下,不起訴決定是確認錯誤刑事拘留和錯誤逮捕的確認文書。
如果屬于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原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五種情形: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則該不起訴決定不是對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確認,不能據此認定有關機關“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這種情形下的不起訴決定,不是國家賠償意義上的確認文書,被羈押者無權依據該不起訴決定書獲得國家賠償。
在不構成犯罪情形下,不起訴決定書是對錯誤刑事拘留、錯誤逮捕的確認文書。在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下,不起訴決定書不是對錯誤刑事拘留、錯誤逮捕的確認文書。這就是兩種不起訴決定書的根本差別所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錯判誤判被翻案重審,錯判誤判不僅使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受到限制,也使公民的個人名譽權遭受侵害。對于被錯判誤判的受害人,國家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依法支付受害人賠償金,這不僅是對法律權威的維護,更是對受害人應有的尊重。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24土地補償費在村集體內部如何分配
2021-01-14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