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故意殺人
一般情況下,見死不救只是不道德的行為,特殊情況可能會構成故意殺人罪。
一、普通的見死不求,只承擔道德的義務;
二、負有特定義務的人,如果見死不求,涉嫌不作為的故意殺人。
事實上,中國刑法對見死不救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在中國除非是因特殊關系而負有法定義務,或前行為引發法定義務的人,如果見死不救才會被按照故意殺人來追究刑事責任,這種情況國內也已經有過很多判例,夫妻雙方鬧矛盾后,妻子欲喝農藥而丈夫置之不理,既不阻攔也不報警,導致妻子死亡的。
相關說法
以“故意殺人罪”被刑拘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雖然案件還未在法院判決,但是律師認為以“故意殺人罪”刑拘是正確的。
“在刑法理論中,有一種不作為形式的犯罪。”,所謂“不作為”是指犯罪人有義務實施并且能夠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而未實施的行為,即應該做也能夠做而未做的情況。
而“不作為”客觀方面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犯罪的不作為的前提。這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等。
其次是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犯罪的不作為。
第三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即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故意殺人罪的判斷方法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沒有希望、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阻止、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同意它的發生。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在很多時候法律規定的東西是死的,但是很多事情很多情況都是靈活的所以在法院判刑的時候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也是法律的靈活性的體現,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標準體
2021-01-09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租來房子開飯店,拆遷補償也有我的份額嗎
2020-12-24因高鐵拆遷房屋會不會有補償
2020-12-26在房屋拆遷補償中貨幣補償怎么計算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