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的合同與附期限的合同區別有哪些
附條件和附期限都屬于法律行為的附款,是指當事人對于法律行為效果的發生或消滅所加的限制。
《民法通則》第62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5條規定:“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所附的條件是違背法律規定或者不可能發生的,應當認為該民事行為無效”。
《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合同法》第46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所謂條件,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作為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條件是法律行為的附款,條件是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條件是以將來客觀上不確定事實為內容的附款。這里的所謂附條件法律行為不同于附條件買賣,即買賣標的物所有權轉移附條件。
條件,根據其決定法律行為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作用可分為停止條件和解除條件。以條件事實的發生或不發生為標準可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條件的成就,是指作為條件內容的事實已經實現。條件的成就是決定法律行為是否生效是否失效的問題,因此事關當事人的利益。條件成就的效力,在于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
期限,是指當事人以將來客觀確定到來的事實,作為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期限是法律行為的附款,是限制法律行為效力的附款,是以將來確定事實的到來為內容的附款。這里的期限與法律行為的履行期限是有區別的,履行期限是基于已生效法律行為所負義務的履行所加的時間限制。
期限以其作用在決定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為標準可分為始期和終期,以作為內容的事實發生之時是否確定為標準,可分為確定期限與不確定期限。
期限的效力在期限到來時,法律行為的效力發生或消滅。期限到來的效力在于決定附期限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
條件與期限盡管都是法律行為的附款,但兩者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作為條件的附款必須是將來客觀上不確定的事實,如果不屬于將來或該事實是確定要發生的,則不能成為條件附款;而期限是以將來確定的事實的到來為客觀的,如果不屬于將來或不是確實的事實,則不能成為期限附款。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的危害怎么認定
2021-02-20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