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是犯罪預備是否處罰?
1、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根據犯罪情節來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刑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刑法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預備犯的刑事責任
1、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
2、“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
3、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4、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
5、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
6、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
綜上所述,犯罪預備行為具有可罰性,犯罪預備的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對預備犯罪行為,可以從寬處罰,如果犯罪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司法機關也可以不予對犯罪嫌疑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于預備犯罪可以比照犯罪既遂進行從輕處罰嗎?
在刑法中預備犯罪嚴重嗎
哪些行為屬于預備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合伙人退股如何清算
2021-01-12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