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取個人信息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盜取個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立案處理:
1、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4、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等。
二、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三、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企業改制土地轉讓
2021-01-01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公租房拆遷和普通房屋拆遷有區別嗎
2021-03-03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