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對單位行賄罪
一、概念
對單位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
二、《刑法》條文
第三百九十一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的,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三、立案標準
對單位行賄涉嫌下列情節之一的,應予定罪:
(1)個人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行賄數額不滿十萬元、單位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個以上單位行賄的;
③向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四、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國有單位的正常管理活動。行賄的對象必須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向非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給予財物的,不能構成對單位行賄罪。
(二)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有兩種具體表現形式:一是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二是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另外,本罪中所指的財物必須是具有物質性利益的,并以客觀形態存在的一切財物,從一定意義上講其屬于商品范疇。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無論是自然人主體還是單位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即任何已滿16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任何所有制性質的單位都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以謀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對于不正當利益的含義,1999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要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對此作了明確規定:“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者方便條件。”至于謀取的不正當利益是歸個人,還是歸單位以及謀取的不正當利益是否得到,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