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糾紛可以由村委會、政府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的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糾紛如何解決?
(一)建立現代意義上的保證制度
秘魯經濟學家赫爾南多在研究發展中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土地所有權后所提出的“缺少一套系統化的正規所有權制度,現代化市場經濟就不可能出現”理論說明,保證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為每個農民所擁有這一原則,不僅是政治上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也是宏觀經濟和城鎮化進程的組成部分,必須由政府出面通過制度的強制性,讓這一原則成為一種社會遵守的契約,在法律層面構建起對全社會都具有制約作用的執行體系。
(二)建立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多元化解決途徑
1、對農村集體土地逐一登記并依據大數據提供的技術條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以此為前提,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明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主體,分清責、權、利,為今后處理各種涉及到的農村集體土地方面的利益沖突奠定真實的基礎和有效的參考依據。
2、建立多元化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機制。視不同的糾紛,采取民事處理和行政處置分別加以解決。
(1)結合我國廣大農村所奉行的“中庸之道”的現實,針對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政策在農村地區貫徹并不徹底的實際,堅持協商調解是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的主導思想,主要用以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集體土地與農民土地之間所存在的界定不明確、產權不清晰的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既要公正,更要客觀,以秉承讓利于民的原則為宜。
(2)啟動適合農村地區的非訴訟解決途徑。村委會要建立農村土地仲裁制度,成立土地仲裁委員會或小組,由村干部及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員組成,用以解決非訴訟途徑既可解決的問題,如村民與村民之間的宅基地之間的矛盾,通過仲裁這種方式既維系了村民之間的關系,又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3)用嚴格的法律程序解決重大亂占濫用農村土地并在其中違規運作嚴重侵害廣大村民的事件。對于一些重大的農村集體土地糾紛問題,要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提請法律訴訟,以法律的權威加以解決。
(三)堅持嚴格的農村集體土地利用規劃和用途管制
1、堅持土地利用規劃,把農村集體土地納入當地政府發展規劃之中,規范土地流轉的區域、邊界、用途等,以防止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失序、過程失控、私拆亂建的問題發生。
2、嚴格用途控制,既要堅持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杜絕占用或變相占用耕地,又要對當前承擔著社會保障功能的農村宅基地實施保障,不得以農村集體土地的名義進入流轉范圍。
有些農村地區的村民由于法律意識比較淡薄,故此有可能會實施侵犯他人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此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土地糾紛,為了節約司法資源,在糾紛發生之后,可以先采取協商、調解等方式處理該糾紛,若是依舊不能配定糾紛的處理方案,那么就可以由受害方書寫訴狀之后向法院起訴。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侵權糾紛怎么解決
土地確權是什么?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同居算夫妻關系嗎
2021-02-07直行道左轉怎么處罰
2020-12-25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