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要向當地勞動和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工傷后,依法享受工傷待遇。具體如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計算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死亡賠償金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即賠償數額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這一計算標準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注:
1、按照這一計算標準,死亡賠償金比過去提高一倍多。
2、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0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3、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國家賠償法》對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款律師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7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4土地轉讓
2020-11-21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殘疾人拆遷安置費能提高多少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