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造成傷殘的,受害人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依據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害的手段等因素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原則
1、普遍與特殊關系原則。
精神賠償應普遍適用一切人身損害賠償之中,但是因交通事故的特殊性,受害人、社會對事故行為人加害人的寬容及立法習慣人們已普遍接受一般賠償原則。因此,只宜在超出一般賠償的后果給受害人造成特殊的精神損害時,才能特殊使用。
2、堅持社會信任原則。
兼顧事故行為人的主觀違法性和事故的嚴重性。事故行為人雖造成事故是過失的,但其違章則是故意的,對嚴重違章如酒后駕車、肇事逃逸、駕駛制動不和格的車輛等造成嚴重人身損害的如重傷殘疾等,對這種嚴重違章造成人身嚴重損害有必要加大精神賠償的賠償數額,但不能以“懲罰”判付賠償。
3、精神損害賠償的社會認同性。
精神賠償是隨社會發展進步而產生發展的,它的賠償應充分考慮社會的認同。精神賠償應在生命權及健康權被侵害到一定程度達到社會認同的足以單獨請求精神賠償的程度才能請求。
4、適當補償、限制原則。
由于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損害,很難用物質尺度來衡量其不含直接物質損失內容的相應價值,依據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原則難以正確處理,賠償數額的確定只能是一種補償性的,而不是等價性的,只能是適當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損害,期望通過對受害人的經濟補償,使受害人感情上的痛苦得到減輕或消除,從而起到撫慰作用。這也是精神損害賠償的性質所決定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非財產性責任方式和“賠償損失”財產性責任方式五種。對精神損害賠償適用金錢賠償的,應對賠償范圍和賠償數額作出適當的限制,靈活處理,防止“只撫不賠”和“只賠不撫”兩個極端,對于加害程度較輕,影響不大時,也可以采取其他承擔責任的方式,如賠禮道歉、定期看望,從而正確發揮我國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功能。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交通事故造成傷殘的,受害人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依據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害的手段等因素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