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當中規定的不少犯罪其實都是可以由單位構成的,就包括非法經營罪、合同詐騙罪。而合同詐騙罪屬于詐騙犯罪當中的一種,那現實中,單位構成詐騙罪嗎?這是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地方,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單位構成詐騙罪嗎?
我國現行法律未規定單位犯詐騙罪,但高管人員以單位名義,為謀取單位利益實施詐騙行為屢見不鮮。
作為單位負責人,為單位的利益,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可以說,高管的行為是單位行為。但法律沒有規定單位可以構成詐騙罪的主體,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單位詐騙不構成犯罪。
二、為單位利益詐騙如何追責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三、如何正確認定詐騙罪
(一)罪與非罪
借款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二)本罪與本法規定的其他詐騙犯罪的界限
刑法其余各章節分別規定了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金融票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保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這些詐騙犯罪與本罪在主觀方面和客觀表現方面均相同,但在主體、犯罪手段、主體要件與對象上均有差別,較易區分。
四、詐騙罪判幾年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分析了上文內容之后,我們清楚的知道法律中沒規定單位構成詐騙罪,也就是說對于詐騙罪來講,只能有自然人構成,并且此時還要求是已滿16周歲并且同時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行。通常在對此罪進行處罰的時候,要考慮實際的犯罪數額、情節才行。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復婚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2020-11-11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