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踐中,對于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與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犯罪分子事前通謀,為貸款詐騙活動提供幫助的,一般是以貸款詐騙罪的共犯論處。那么法律中規定的貸款詐騙罪共犯與非共犯是什么呢?而在對詐騙貸款行為作出判定的時候,此時又該如何認定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貸款詐騙罪共犯與非共犯是什么
對于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與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犯罪分子事前通謀,為貸款詐騙活動提供幫助的,一般是以貸款詐騙罪的共犯論處。
如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工作人員與實施貸款詐騙行為的犯罪分子沒有事前通謀,也就是沒有主觀上的共同犯罪故意,而是單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或者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于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造成較大損失的,雖然在客觀上致使貸款詐騙罪的犯罪分子行為得逞,對該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也不應以貸款詐騙罪的共犯論處,而應當依照刑法第186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定罪處罰;如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關系人以外的其他人發放貸款,造成重大損失的,則應當依照刑法第186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違法發放貸款罪定罪處罰。
如果詐騙貸款行為是在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組織、策劃下,與外部人員共同實施的,外部人員只起了輔助作用,則犯罪的性質就變成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而不能認定為詐騙貸款罪。
二、詐騙貸款行為如何認定
這是關于特殊主體犯罪的定性問題。貸款詐騙罪的犯罪主體雖然是一般主體,但是如果是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冒用他人名義或者虛構假名騙取貸款的,則不能以貸款詐騙罪定罪處罰。實踐中,冒名貸款主要有“頂名貸款”、“搭名貸款”、“盜名貸款”和“假名貸款”幾種。如果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采用了上述欺騙手段取得貸款,并將貸款非法占有或者挪作他用,則應當分別根據刑法關于貪污罪、職務侵占罪或者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其實在很多犯罪當中都是有可能存在共同犯罪的,一旦屬于共同犯罪,在進行處罰的時候就要區分一下不同罪犯的身份,其中如果被認定為從犯、脅從犯或者教唆犯的話,那么具體的處罰就會比主犯的處罰輕一些。至于貸款詐騙罪共犯與非共犯的內容,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詐騙罪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