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自首可以免除自己的刑法嗎?
犯罪后自動投案,審理時會從輕或減輕處罰,自動投案也包括被家人或朋友說服然后去投案或在家人和朋友陪同下投案,投案后必須交代一切犯罪事實,如果只是去自首而不配合辦理案件,如不交代犯罪經過不算自首,如交代了執法機關還沒有掌握的線索或事件還可以在量刑上減輕。
《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第六十八條規定: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余罪自首與一般自首的區別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規定理論上通常稱之為余罪自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的,以自首論。這一解釋,進一步確定了“余罪自首”中所謂的“余罪”只能是與已掌握罪行不同的異種罪行。余罪自首和一般自首的顯著區別在于:
1、余罪自首的主體是因他罪已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正在服刑的罪犯,對其如實交代的余罪,不存在自動投案這一前提要件;
2、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是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如已經為司法機關所掌握則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3、余罪自首主體所如實交代的余罪,必須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如屬于同種罪行亦不能成立余罪自首。
綜合上面所說的,自首是屬于改過自新最好的表現,只要有此行為,那么就可以得到法律的認可,從而減輕自己的刑法,如果案件危害不大的話,一般還會免除自己的刑法,所以,在犯了錯之后就要懂得如何認錯,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自首司法解釋有哪些?
自首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