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未構成犯罪未處理能否取回車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交通肇事逃逸未構成犯罪的,交通管理部門扣押車輛進行調查的,調查結束后會通知當事人取回車輛,所以能不能取回車輛要看是否調查結束。
第三十九條?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事故車輛,并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扣留的車輛應當妥善保管。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對所載貨物在核實重量、體積及貨物損失后,通知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貨物所有人自行處理。無法通知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不自行處理的,按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有關規定辦理。
嚴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停車場停放扣留的事故車輛。
第五十八條?自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
因扣留車輛發生的費用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當事人領取,當事人逾期未領取產生的停車費用由當事人自行承擔。
經通知當事人三十日后不領取的車輛,經公告三個月仍不領取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二、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認定
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以上八種行為可以認定為交通事故逃逸行為,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交通肇事逃逸未構成犯罪的,交通管理部門扣押車輛進行調查的,調查結束后會通知當事人取回車輛,所以能不能取回車輛要看是否調查結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