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主體范圍包含了哪些
1、公司作為單位犯罪主體。
一是皮包公司、空殼公司。這類公司擁有法律確認的形式特征,有公司名稱和營業執照。但沒有單位應具備的實質特征,根本就不是單位,自然不能成為單位犯罪主體。在這類公司名義下的犯罪行為應當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責任。二是**公司、子公司、總公司、分公司。**公司是指對其他公司擁有一定份額以上的股份,直接控制其經營活動的公司,**公司是獨立法人。
2、國家機關作為單位犯罪主體。
機關為國家各級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但理論界對將國家機關列入單位犯罪主體一直爭論較大。筆者認為,法治社會的根本要求是法的權威性,并不是國家的權威性。一切社會主體應在法的許可范圍內開展活動。任何主體觸犯法律都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機關單位在犯罪中得到的是非法利益,且這個非法利益肯定是游離于國家財政之外的。如果不對機關犯罪進行打擊,則非法利益將正當地存在于犯罪機關中,這無異于鼓勵機關犯罪,為本機關創收。這對國家機關必將產生破壞作用;可能寬縱機關犯罪中的責任人員。由于單位犯罪是整體犯罪,其行為由單位成員一個個具體的行為構成,所以,單位犯罪的成立是追究自然人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前提。如果不將機關犯罪作為單位犯罪處理,追究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就很牽強,甚至無法追究。
3、租賃、承包經營企業作為單位犯罪。
租賃、承包只是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企業的所有者并未變化。租賃、承包者往往按照自己的經營思路經營管理被租賃、承包的企業,形成以自己為權力中心的企業組織,經營收益按合同分配。所以,租賃、承包者也有可能以企業名義實施犯罪。但是否為企業利益卻因合同約定不同而不同。如果合同約定采用定額交付租賃、承包費,則無論租賃、承包者怎么經營都并不影響企業利益,其利用單位名義犯罪也只能解釋為為他本人的利益。
如果合同約定按收益比例分配,則租賃、承包者的每一個經營行為都與企業利益相關,其利用企業名義犯罪且非法所得歸于企業的,就應認定為為企業利益,即使他個人有所得,那也是以企業收益的增加為前提的。在第一種情況下,由于租賃、承包者的行為在單位犯罪主體認定條件僅符合以單位名義一項條件,故不構成單位犯罪,應以租賃、承包者和相關責任人自然人犯罪論。在第二種情況下,由于租賃、承包者的行為同時符合以單位名義和為單位獲取非法利益兩個條件,應認定為單位犯罪,應同時追究單位及租賃、承包者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我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包括兩種。一是對單位是判處罰金,二是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我們網站也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如果您有需要,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手續
2020-12-20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