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構成什么犯罪
一、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
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七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屬于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第八十八條 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采取欺騙方法辦理養老保險會構成什么罪名”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通過欺詐的方式騙取社會保險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按詐騙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