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農村土地制度是造成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隔絕的重要壁壘,這一現狀極大地限制了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宅基地的流轉若能設計、實施得當,將能促進農民福祉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并成為將來全面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有效鋪墊。
農村集體土地制度僵化,造成農業生產力落后,是農村經濟近些年日漸衰退的根源。土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傳統的農村土地制度限制流轉,雖然保證了農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會穩定,但也阻礙了人才、資金向農村的流動,從而限制了農村社會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現代化轉型。特別是農業生產的規模化不足,直接導致了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國內糧食的生產成本遠高于美國等海外國家,大量進口糧食沖擊了糧價,帶來很大的政策負擔,這些矛盾近年來逐漸凸顯。
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已開始多年,其對農村勞動力人口的吸納作用更是創造了“春運”等大規模人口流動的世界奇觀,從大的趨勢來看,人口從農村向城市流動是難以逆轉的——很大一部分年輕勞動力的收入完全來自城鎮務工,幾乎不再從事農業生產。由此產生的過剩宅基地必然需要流轉,而高效的流轉有賴于擴大流轉范圍。
將農村宅基地流轉有條件地向城里人或工商資本開放極為必要。宅基地僅僅在農村集體成員間流轉,難以解決宅基地總體過剩的問題,不僅會導致流轉價格較低,影響農民的財產性收益和福祉,也限制了資金、人才向農村的流入,不利于農村的發展。畢竟,部分城鎮人口有回農村置業養老的需求,工商資本也有投資農業或相關產業的需求。
確保宅基地面向城市人口和資本高效流轉,需要充分市場化的手段。部分地方政府將集體土地通過行政手段收為國有建設用地,然后轉賣,也實現了土地流轉,但這種非市場化的手段由政府掌握定價權,時常會損害農民權益,激化社會矛盾。
當然,并非采用了市場化手段,宅基地流轉就一定會成功。無論是宅基地過剩的現狀還是城里人及商業資本對宅基地的需求,都只是證明放開宅基地流轉的條件已經逐步成熟。為了防止工商業資本對農民利益的侵蝕,防止可能發生的矛盾,宅基地在更大范圍內開放流轉需要一些規范性的制度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土地自由流轉成為城市反哺農村的重要渠道,從而有效縮小城鄉差距。
總的來說,農民福祉、農村發展是宅基地流轉成敗的重要標準。宅基地是農民的基本福利制度,流轉過程中的收益也應由農民享有。尤其要看到,我國城鄉之間土地、戶籍等制度的不同,造就了城鄉二元結構,而農村在其中明顯居于弱勢地位,特別是大量的農民工支撐了城市建設,卻難以享受到城鎮人口的福利。因此,宅基地流轉作為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一個初步嘗試,更需要注重城市反哺農村,從而為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全面改革做出正確導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去哪一個法院
2021-03-09保證人的權利有哪些,保證責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0-11-26國外土地征用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國五條”解讀
2021-01-16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