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樣認定
1、必須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為在情節上的加重。因此,認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這包括三方面
(1)必須以交通肇事行為的發生為前提。
(2)行為人必須在行為發生后積極實施逃逸。
(3)行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觀動機。
2、必須符合《解釋》第5條第1款對“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確解釋。
即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個規定是明確的,不能將其與其他情形混作一談。比如有這樣的案例,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將被害人帶離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這顯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受害人的死亡必須是因為肇事者的逃逸行為造成的。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卻是因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醫院搶救途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須是行為人逃逸行為在前,而傷者因行為人逃逸而死亡的結果發生在后,兩者之間存在這個順序關系。如果交通事故發生時傷者當場死亡,則不能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適用《刑法》第133條規定的第二種量刑幅度予以處罰。
不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哪些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于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后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張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讓隨行的人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此時被告人張某也負傷在身,其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后,其委托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就不應認為具有逃逸行為。
交通肇事逃逸將面臨著嚴重的法律后果,希望大家遇到交通事故時,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朋友間租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8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公司可以區別定價嗎
2020-11-28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