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臨街的住房可以住改非嗎
依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人可以自由使用房屋,如果住宅房屋改成經營性房屋的,取得營業執照、進行稅務登記的情況下是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四十一條 法律規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二、住改非補償標準是多少
1、要對房屋的性質有一個認定,一般以關于拆遷方面的地方政府規章為依據來進行認定。因此,被拆遷人在判斷被拆遷的房屋是住宅還是非住宅時,應當先行找到當地政府規章中的相關規定。例如,如果糾紛地為北京,判斷標準為是否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如果糾紛地為上海市、重慶市、山東省等地,通常的判斷方法以房屋所有權證標明的用途為準,對房產證上未標明用途的,以被拆遷房屋報建時的用途為準。
2、關于房屋性質的確認主體。依《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第12條的規定,關于房屋的性質(用途),當事人可進行協商并確定補償標準,如果協商不一致,可由當地規劃管理部門確認。該意見之所以作出如此規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房屋的用途在現實生活中呈現的較為復雜,住宅房屋作為營業用途房屋的現象較為普遍,給認定帶來了相當難度,為當事人提供協商的空間,容許他們綜合各種情況作出客觀判斷,無疑是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良方。同時,在協商不成時,將此問題交由規劃管理部門進行確認,為進一步解決問題打開了通道。對被拆遷人來講,不妨一試。如果規劃部門確認的結果對被拆遷人或拆遷人不利,雙方均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3、依法對房屋的使用性質形成確信以后,屬于非住宅房屋的,被拆遷人便可以向拆遷人主張房屋拆遷補償款與停產停業綜合補助費的雙向補償,并要求按照經營用途提高補償標準。
在中國土地類型是分的很細致的,用于經營的和用于居住是不一樣的。如果更改用途是需要到房產局或者是土地局進行備案,否則是違法行為,那么土地局有權利進行處罰。當人了大家也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進行嘗試,否則苦的是自己。
新農村建設宅基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買斷工齡最新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