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非正規渠道酒5萬以下如何處罰
不到五萬是罰款,沒有刑事責任,五萬以上才有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客體是什么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定的藥品、食品、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行政法規等規范產品生產的標準,產品出廠或銷售過程中的質量監督檢查內容,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損害賠償、法律責任等制度。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侵犯了國家對產品質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偽劣產品擾亂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秩序,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違反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一般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以及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關于產品質量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有關行業標準規則等。關于偽劣產品的界定標準,在上述產品質量法規中有規定。行為人如果同時具有上述兩種行為或兩種以上行為的。也應視為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不實行數罪并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節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上所要求的內容。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銷售非正規渠道酒5萬以下如何處罰?商家在銷售酒的時候,除了要保證酒的正品外,也應該要保證酒的進貨渠道合法。銷售非正規渠道酒5萬以下被發現有有處罰,商家也認識到自己錯誤想要挽回,不知道怎么解決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暴力拆遷要怎么賠償
2020-12-28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