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攜帶電子設備作弊判刑幾年
要看你作弊是嚴重到什么情況,情節嚴重的作弊行為將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3年的處理。其中,高考中若有9種作弊行為各科成績無效,若有9種違紀行為當科成績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則已將組織考試作弊,買賣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代替他人考試等行為納入刑法范疇,高考作弊將受到法律懲處,最高可判7年。
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第33號令)的規定,包括“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9種作弊行為將取消各科考試成績。
1、攜帶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或者存儲有與考試內容相關資料的電子設備參加考試的。
2、抄襲或者協助他人抄襲試題答案或者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資料的。
3、搶奪、竊取他人試卷、答卷或者脅迫他人為自己抄襲提供方便的。
4、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
5、由他人冒名代替參加考試的。
6、故意銷毀試卷、答卷或者考試材料的。
7、在答卷上填寫與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號等信息的。
8、傳、接物品或者交換試卷、答卷、草稿紙的。
9、其它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或者試圖獲得試題答案、考試成績的行為。
當前考試作弊行為已呈現團伙化、產業化的特征,形成了制售作弊器材、考試前或考試中偷題、雇傭槍手做題以及銷售傳播試題、答案等的“一條龍”考試作弊產業鏈。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利用高科技和互聯網偷題、銷售傳播試題和答案的行為也很難被發現。可見,組織作弊行為已經嚴重擾亂考試活動的正常進行,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對此,有利用刑事手段進行打擊的必要。
根據新規定,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替考和被替考雙方都構成犯罪,其構成要件沒有情節或后果嚴重程度的限制,一旦實施替考行為雙方都可定罪,表明國家法律為了維護社會誠信,依法懲治失信、背信行為,對替考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高考攜帶電子設備作弊判刑幾年?不管是采取哪種方式,在高考的考生都不應該要作弊,如果作弊是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對于高考攜帶電子設備作弊判刑需要深入了解,不想要只了解片面內容應該要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2021-01-20增資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21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25老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2-08拆遷維權真的可以提高補償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