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表示,為保證減刑、假釋案件的透明與公正,今后對減刑、假釋案件將一律實行公示制度和有條件的公開聽證制度。
減刑與假釋是指對判處一定刑罰的罪犯,根據其服刑期間的具體表現,依法減少其應服刑期限或附條件予以提前釋放的一種制度。減刑與假釋影響到罪犯自身與社會的重大利益,所以,如果說對罪犯判處刑罰是第一次審判,那么對罪犯的減刑與假釋可以稱為第二次審判。因而對罪犯的減刑與假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用之得當,則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用之不當,則加劇罪犯抗拒改造的心理,也會引起群眾對司法公正產生懷疑。
然而,依據現有的法律和司法實踐的實際操作,人民法院對于罪犯的減刑與假釋裁定的程序,并非是一個能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完整意義上的訴訟程序。這主要體現在:一是書面審理,人民法院對減刑與假釋都是不開庭的書面審核裁定,法官對事實證據的認定依靠書面材料,缺乏庭審的直觀印象;二是只依據監獄一方的證據與材料,缺乏聽取當事人及相關利害關系人意見的程序;三是減刑與假釋裁定整個過程不公開,缺乏透明度,不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四是受減刑與假釋裁定影響的當事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缺乏救濟途徑,無法有效地對裁定提出異議。因此,盡管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可以對減刑與假釋進行監督,但因為減刑與假釋本身程序的缺陷,這種監督效果非常有限。
最高人民法院在不違背現有法律的規定下,對減刑、假釋案件實行公示制度和有條件的公開聽證制度,這是一種對司法進行改革的有益探索,筆者認為值得稱道。首先是公開審理的做法,體現了司法民主與公開,便于檢察機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避免“暗箱操作”的嫌疑,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其次是開庭審理、聽取監獄方面的建議、證據和接受減刑的罪犯及同監區罪犯的多方面意見的做法,有利于避免偏聽偏信,能使當事人信服,也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接近正義;最后,公開、開庭和聽取多方意見的審理,使罪犯們接受法律公正的洗禮,有利于他們日后的教育改造。
就目前而言,筆者認為,減刑、假釋案件實行公開聽證審理,還需要做到:一是將法院主動聽取當事人意見改變為他們有權在法庭上陳述,將表達意見固定為訴訟權利;二是當事人不服減刑與假釋的裁定應該具有上訴權;三是要吸收有關案件被害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參與的減刑與假釋的訴訟程序,并享有相應的訴訟權利。目前,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減刑、假釋工作專項大檢查,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對減刑、假釋案件的特別關注,并努力要使減刑、假釋程序體現公開、公正、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門面房拆遷補償費用主要有幾項
2020-11-26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南京拆遷安置房登記辦理文件
2020-12-10佛山高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9